除“金元寶”、菊花、香燭等傳統祭品外,今年清明祭品市場又出現不少與時俱進的“新潮品”。以WIFI路由器、“馬上體”冥幣、冥間護照為代表的新祭品,吸引不少眼球。
  (據3月30日《楚天都市報》)
  清明節祭品,總是不斷突破人們的想象力。去年是寶馬香車,今年是冥間護照,不知明年又該出現什麼“新產品”?清明節與時俱進沒有錯,但時髦祭品卻與清明的文化內核背道而馳。
  有需求方有市場,清明祭品“趕時髦”,背後投射出活著的人對物欲的瘋狂追求。N個零的鈔票、豪華跑車,在現實世界求之不得,買些紙糊的燒給先人,美其名曰孝敬祖先,其實是為了自己獲得某種虛幻的物欲滿足。清明節的本意是緬懷逝者德行,追求的是精神層面的慎終追遠。而所謂的“時髦祭品”,無論是出售者還是購買者,都從根本上歪曲了祭品的意義。
 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,時髦祭品的追捧者往往是年輕人,而老一輩人對此嗤之以鼻。這背後,折射出文化習得和濡化機制的短板。很顯然,進入互聯網信息時代,傳統文化的習得機制正在遭遇巨大挑戰。不過,清明節深厚的文化基因遭遇“變異”,我們並不能一味苛責年輕人“丟老本”,事實上,對傳統文化產生興趣,需要一個培養的過程,青少年時代正是這一過程的黃金階段。然而,面對其他濡化載體日益強勢的背景下,我們的未成年人傳統文化教育卻還在原地踏步,家庭和社會教育缺位、學校教育避重就輕。家庭教育和中小學教育功利色彩濃厚,一切圍著分數轉,傳統文化教育被“冷處理”;很多大學把傳統文化課程作為選修課程,選修課的課程考核也往往採取寫論文的方式,交一篇文章就可以輕鬆過關。
  馮驥才說:“文化的粗鄙化帶來的更深、更長遠的危害,不僅僅在文化本身,還將敗壞我們的國民精神,即精神走向淺嘗輒止、粗糙浮泛、不求精神和甘居落後。”面對清明節被時髦祭品的無釐頭解構,我們絕不能一笑而過,家庭、學校、社會應該為傳統文化的習得和濡化做些什麼?是該好好反思一下了。  (原標題:聲音 “時髦祭品”燒出文化習得短板 □任小康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l54nlftl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